评测概述

第一次听人说mac的时候,我还愣了下,一会说 “买了台 Mac”,一会又说 “查 MAC 地址”,“mac” 就像个多面手,最常见的其实是这两种:​

一、苹果的 “Mac”:

咱们最常听到的 “Mac”,是苹果家的电脑系列,全名叫 “Macintosh”,不过大家早习惯喊简称了。它和普通 Windows 电脑最大的区别,是装了苹果自家的 macOS 系统,硬件也都是苹果量身定做的,比如笔记本里的 MacBook Air、MacBook Pro,台式机里的 iMac、Mac Studio,长得都挺有辨识度。​

身边做设计的朋友几乎人手一台 MacBook Pro,说它色彩显示特别准,用 Photoshop 修图、Premiere 剪视频时很少出兼容问题,而且用好几年也不怎么卡顿。我自己用的是 MacBook Air,轻薄得能随手塞进包里,平时写文档、开视频会议完全够用,最方便的是和 iPhone 联动, 手机拍的照片不用传数据线,直接就能在电脑上打开,AirDrop 传文件更是秒到,办公党省了不少事。​

不过 Mac 也不是万能的,比如玩一些 Windows 独占的游戏就费劲,而且软件价格普遍比 Windows 贵。但对创意工作者和追求简洁系统的人来说,它流畅、少广告的特点确实让人离不开。​

二、MAC 地址:

另一种常见的 “MAC” 是全大写的,和苹果电脑半毛钱关系没有,它是网络设备的 “物理地址”,全称叫 “媒体访问控制地址”。简单说,就是每台能联网的设备(手机、电脑、路由器、打印机)出厂时自带的唯一标识,格式是六组十六进制数,比如 00:1A:2B:3C:4D:5E,就像设备的 “身份证号”,全世界找不出两台完全一样的。​

这东西平时不显眼,但联网时离不了。比如家里 WiFi 连了十台设备,路由器怎么知道哪个是手机、哪个是电脑?全靠 MAC 地址识别。上次我家 WiFi 总被蹭网,网管让我在路由器后台查设备 MAC 地址,把陌生地址拉黑,立马就清净了 —— 这就是用 MAC 地址给设备 “设权限”。​

还有个好玩的比喻:如果 IP 地址是 “小区单元号”,那 MAC 地址就是 “具体门牌号”。数据在局域网里传输时,得先通过 IP 找到大致范围,再靠 MAC 地址精准送到目标设备手里。不过现在有些系统能改 MAC 地址,比如 Win11 有随机 MAC 功能,据说能防网络追踪,只是普通用户很少用到。